2005年3月31日

室內劇電影 The Last Laugh (1924)

Murnau 在拍了幾套恐怖片之後,并不安於拍攝一種類型的片種。他繼20年代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後,便拍攝了在德國興起的另一電影流派「室內劇」。

引用世界藝術史,有關室內劇 Chamber drama film 的形式:「這是描述小商人,農民,工人等小人物的生存狀態和命運的一類影片。室內劇電影的內容與情節帶有民主成份,但它并沒有對法制基礎進行認真的批判,只是出於生存本能而生的一種自然反抗,所以不免帶有悲觀主義和宿論的傾向,室內劇電影更多以的是運用自然主義的手法,而不是批判現實主義的手法,而故事一般局限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劇中人物亦盡量小,這就要求導演和劇作在制作電影時要利用小道具的作用,詳細地設計劇中人物性格,演員演出要嚴肅,動作亦要簡單及自然。」

而然 Murnau 在這部影片裡,是按照室內劇嚴格的規定,例如無對白(主角亦沒名字),情節簡單,故事發生時間及地點,但又推翻了室內劇的一些標準,開闢了走向社會批判之路,走向現實主義。

故事以一位老人由酒店門衛被降職為地下室洗手間的工人,以往身穿有外號看上去神氣又令人尊敬的大褸,卑微的職業似乎亦較高人一等,亦受到周遭的人們的羨慕及尊重。言而被降職後,老人家開始由不能接受以致最終精神崩潰,因為脫去代表「尊嚴」的外衣,令他認為要對作為一個人應有的尊嚴告別。

故事真的簡單到不得了,因為沒對白(亦沒字幕),故事的安排及交待是要導演有力的拍攝的手法來鈙事。

鏡頭每當映著老人穿著起神氣的外套時,得意洋洋的樣子,鏡頭明顯是從下往上仰拍,仿佛對老人表示尊稱,但當映著老人在地下室洗手間洗地時的樣子,鏡頭明顯從上往下俯拍,仿佛老人在此變成一個被受屈辱及一個渺小可憐的人。

說真的,這位老人家的演出及表演,也教我一直感動及不安的。另有一場的表現,老人靜靜從服裝間偷回外套穿回家,就是不想家人發現他被降職或對他卑視,而當家人最終得釋老人被降職後,周遭人的譏笑和咀瞼的鏡頭,這些動作的安排對表達老人的難為處境,對觀眾而言是對主人翁有深深的同情,亦同時令觀眾為他難過起來。

還有一場,老人大醉後的一場夢境,鏡頭的搖搖晃晃以鏡頭代表老人醉眼看世界,老人在夢裡又看到自己穿上外套的樣子,真真假假,到早上清醒過來時卻是面對的現實的世界,這個動作的安排更加深了觀眾對他的同情,也就更加為他難過起來。

本片結尾,本來就是以老人家重回地下室,精神崩潰為告終的。但影片的制作人 Karl Mayer 卻多加了另一個結局。給老人一個絕處逢生的機會,這樣大大沖淡了這部片的悲劇意義,但最滑稽是片尾竟然加了字幕註明這一點用意,增加這個結局的原因,是因為對主人翁的同情,制作人給他一個好的結局而已。

本來洗廁所和門衛的兩種職業,階級分別會有很大的分別嗎?而做洗手間清潔的還會有客人打賞的小費,收入也就更多了,作為貧窮的一群,這應該更加高興的。

但導演卻在此片,著力渲染低下層階級裡兩個被認為卑賤的職業,把門衛和洗手間的清潔工人,地位上的差別,如何以「因一件外套」的分別,用鏡頭活生生地閃現了出來。

當然觀眾亦不會天真地去想,導演為何用這兩個低下層職業來說故事,因為這兩個職業本來在階級上的分別,并不是有如導演描述得那麼的大,這似乎不很合邏輯。

但只要細心想想,在外套下的本是同一個人,同一個階層的人,為什麼地位會因一件外套而變?這是 Murnau 一套值得令人思考的深層意義的影片。

這片是我在04年看過二十多部默片之中,最深深打動我的一部,亦有一種力量令人追尋自我價值的意義和位置。

詮:
「室內劇」是源於北歐。因北歐豐富的劇場傳統,19世紀中期以後,挪威的易卜生 (Henrik Ibsen) 和史特林堡 (August Stindberg) 使北歐的戲劇揚明世界,兩位作家都具有一種追求幻想和表現主義的特色,他們的劇作也時常借由複雜的象徵,用以暗示劇中人的一種複雜的心理狀況。史特林堡更發展出一種稱之為「室內劇 Chamber play」的心理戲劇。德國受到北歐的影響,20年代後期的發展了「室內劇」電影,但只發展了幾年後并沒有再繼續。其後這種室內戲場的表現方式,(細小的房間為背景,著重演員的表現,使觀眾非常靠近演員)有兩位電影工作者,明顯帶著這種戲劇特色於電影的創作,那便是後來我們熟識的英瑪褒曼和史約柏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