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2日

檸檬鴨

在廣西吃過的檸檬鴨, 自己試著做, 賣相不俗



善待自己-龍蝦并不難煮


2009年12月12日

歡送夜 - 暫別我們的老師

很多謝餅店的師傅,最終都調教出Anusara Yoga Logo 的紫色
這是我給同學和老師的小小驚喜,大家都好鍾意這個蛋糕呢





我送給老師的是阿虫的陶畫,開懷正是Anusara Yoga 所說的open heart !




送給老師的咭,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寫下200字,除了感激和送福,也希望他可以快些回來



老師和我

老師要離開我們,去臺灣任教,10萬個捨不得他走,除了強迫自己去接受這個事實,也得想想如果繼續Anusara Yoga的練習,晚飯當晚,老師說要我記住那感覺自已練習,他日回來會教我7 Loops,但是我現在連返學校的意欲都沒有了,我不要上那些只做形的學,但除了Philip老師外,就沒有其他Anusara 老師

一班Anusara Yoga 的同學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四- 又一次手倒立

這次仍然是有同學幫的練習,先做下狗式,一隻腳傾向前,另一隻腳伸直,45度平放小腿放在同學的雙手上,同學不需要做甚麼,而我則要使勁地運用腿力量壓在她的雙手,這種方法是要鍛鍊core及雙腿的力量,鍛鍊了一段時間,力量懂得運用了,另一隻腳便會提起,然後盤骨左右要正位,慢慢把盤骨移向前至肩胛骨對上位置,雙手及背部的anusara aligment不變,要做得好的話,背部的focal point是能量點所在,要捲尾骨,集中力量於雙腿之間,這次是難以形容的感覺,手部沒有壓力,我感覺到focal point的力量,身體感到很輕很飄,能量在肩背至腳跟流動很快,像一股氣流似的在流動,但速度似乎不穩定,時快時慢,想控制都沒法子‧對於一個有耳水不平衡又畏高的人來說,我連站在椅子上都怕跌,做倒立是對先天的身體抗衡,這是Anusara 正位法神奇,也是生物力量學的奧妙之處,天啊~我對個人的感知很敏感,有沒有人分享呢 ?

2009年10月28日

不用等24個月-終於完成心願

對於一個如我手腳腰都是超柔軟的人來說,又有耳水不平衡,又畏高,希望能在24個月的練習內可以做到hand stand及head stand是一個極漫長又艱辛的鍛鍊,我終於在昨天由同學協助下做到hand stand,今天記著昨天Anusara正位法,聽著老師的指引,亦貼著牆完成了head stand的示範,這是因為日常Anusara鍛鍊肌肉力量的結果,這對於別人來說并不是太難的式子,卻一直是我鍛鍊的目標,原來倒立的感覺是身段很輕,亦很飄,除了眼看到的上身,我控制不了身體亦分不到方向,只有腳趾能受控制,老師說倒立要慢慢練習增加對其他部位的感知,是的,這兩次的感覺實在太飄了‧

2009年10月20日

扁足扭傷康復編

意識已經可以去到自然地運用肌肉去lift up腳弓,要練習的難度不單是肌肉,更難的是意識要去到那兒,要在站立時無時無刻都要lift up


以往的站姿
明天要到新公司上班了,休息了三個月讓扁足好好復,圖中腳弓只是提升了少許,但那是我一生中暫時最大的努力成果,看似提升只是很少,但那只是外觀而已,整條腿的感覺卻是大變天,我還沒告訴過老師,康復中的練習,足部從地上吸取的能量很多時都直上心臟,那是非常舒坦的心靈感受‧我很幸運,通過Anusara 的練習,對天性敏感的我,在增加個人的感知度有著更大的幫助,在進行式子的同時,心靈往往也在享受著,也在感受到生命、大地與人體之間的奧妙關係,我不是瞎說,因為原來除了欣賞藝術以外,通過Anusara對自己的覺知練習,也能給予心靈的安寧及富足,那不是直接而來,這和藝術一樣是誘發及引發的力量,很唯心的‧

孔子讀本 - 讀後筆記

作為孔教學校的學生,畢業多年,我早己忘記以前老師教的,在書展買回來的孔子讀本,一口氣看完,原來儒家思想及道德規範,早已深深影響了華人幾千年了,作為殷人或者華人,我認為都應該要了解一下孔子學說,看完了讀本,我只草草做了些筆記,因為快要到新公司上班了,筆記內容會不日補充‧


《孔子讀本》讀後筆記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孔子本為殷人

孔子出身於沒落「士」的家庭,遠祖為宋國貴族,是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
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已五世親滿,按先王禮制,就要另立公族,故其後代改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為了避難投奔魯國(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後以64歲高齡再與只有16歲的顏徵再婚,在生孔子,其父在孔子三歲時急病離世。其母按孔父的遺願,遷回曲阜與有破足的兒子孟皮一同過著清貧的生活,孔母於孔子17歲病逝。

「志於學」
孔子自小聰明好學,隨知書識禮的母親學習,5 - 6歲時,就常質伙伴們模仿大人演習祭祀,15歲時開始「志於學」,探求人生的「大學問」,而且學無常師,不恥下問,問禮老子,向襄子學琴,向萇弘及季札請教舜作的《韶》樂,曾沉醉在其中,三月不知肉味。最終精通六禮,七教,八政。晚年以70之高齡,只花了三年時間,刪改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很可惜,其中《樂》已失傳,而《春秋》,他所記之事自周平王東遷(即西元前722年)至終於魯哀公14年(即公前前481年),共歷242年,往後之記事責任交他由他的弟子在其後完成。而《論語》是由於孔子的生平言行,載於其門弟子結集而成的,可觀孔子一生言行是忠於其儒家思想。

「杏壇教學」
30歲後孔子杏壇設教,有教無類,開創中國古代「私學」教育的先河,打破「學在府」,教育只限於貴族子弟。為中華民族的教育及文化發展打開了廣闊的天地。

孔子曾任的公職
孔子生於一個他認為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一生不為國君所重用,曾任如下公職:
小吏乘田
司職吏
中都宰
魯國司空
大司寇

孔子的門生,名師出高徒,子弟三千,名賢72
孔子弟子三千,精通六藝的有72人,孔子一生雖然不為國君所重用,但他的學生卻在各國當上重要的職。
論得行,屬顏回、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論言論,屬宰我、子貢。
論執掌政事,屬冉求、子路。
論掌握文獻,屬子游、子夏。
孔子出訪各國時,隨行的弟子有冉求,顏回、子路、閔損。其中顏回最深得孔子所愛,但不幸於41歲時,與孔子泰山一遊後得病,僅二十多天便病逝,令孔子比死了兒子還要傷心,因為顏回是孔子認為最仁的學生。他比孔子先死,孔子認為沒有人來承他之道了。後因子路慘死於衛國的內政變,死時被亂刀砍為肉泥,這無形中令晚年的孔子傷心欲絕。
出遊歷時14年
孔子54歲因齊國出了一招「女樂文馬」,令孔子深感魯定公只懂享樂,幾次進諌,都不獲召見,於是帶著一行弟子,離開了魯國,開始14年遊說多國之旅。

孔子先至衛國,開始時受衛靈公的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改往陳國。過匡地時,欠水欠糧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國,因晉國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國。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國至宋國。宋司馬桓魁欲殺死孔子,孔子及弟子微服後過宋國經鄭國至陳國,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國及蔡國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据《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國、蔡國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國,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其學生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國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被皇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學生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打勝齊國軍隊。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終於回歸魯國,為年己六十八歲。

備註:
六於禮,成於樂,
所謂六禮,七教,八政
六禮:冠禮,婚禮, 喪禮,祭禮,鄉飲酒禮,士相見禮。
七教:公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朋友,賓客的人際關係
八政:飲食習慣,衣服制度,器具品類、量、度、數目、規格等
春秋時期,禮的形式很繁複,大禮有300,小禮有3000。

立於禮,成於樂,
孔子請教萇弘《武樂》與《韶樂》的分別
《韶》是舜帝樂名,《韶》樂聲宏容盛,字義優美,樂既要與禮相通,又要與致相通,宮音代表君,商音代表臣,角音代表民,征音代表事,羽音代表物,五音和諧,則代表國泰民安。如果五音混亂,則交錯相亙侵凌,則出現慢音,亡國之音出現,國之將亂也。
《武》是周武王樂名,《武》樂雖美,但歌調晦澀,不及《韶》樂的盡善盡美。《武》樂表達是周武王伐紂王救國民,不會表揚其功積,所以不盡美。

夢斷周公
魯哀公16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壽終正寢,死時73歲。


記資料會不日補充‧

10月10日的晨曦

很喜歡清晨的寧靜,看著天色漸亮,感覺大地跟我很貼近似的,雖然我整夜未睡,感覺卻是很悠然,天地與我共行似的

6:00am












6:4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