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29日

塔可夫斯基的《盧布耶夫》

Burlyayev 八個段落由一幅自然景致拼湊的美麗畫象開始。一個農民載著理想乘坐氣球往天空飛去,從天空朝下看,掠過地面上的一片片的稻田,灣灣的小河,歡呼的人們,自由奔馳的牧群。農民與氣球最終墜落在湖邊。一只馬匹摔倒了,翻一翻身又站立了起來。影片也就這樣向著理想邁進而展開了。很喜歡這首尾呼應的結幕,《三聖象》亦是由鏡頭拼湊而成的。看罷了此片,在我腦內漂起了莫大的思考,這些散亂式的思潮延了好幾天,一如影片那樣是要我拼拼湊湊地去想。影片主人翁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尋求真理的思考,那是個人內心的一種莫大的掙扎和衝擊,他迷途了嗎?他迷亂嗎?墮落在迷網的深淵。信念能否一直堅持?真理的存在是如何理解的?能夠理解的又有多少?真理又在何方?又如何去尋找?

盧布耶夫是一位畫家,亦是一位修士,當他離開了修道院,他開始了前往莫斯科的旅程,那竟是一次極之重要的思想之旅。

他看到異教徒的行徑,他迷惑了。人們在審判一名有罪的人,把他釘上十字架。韃靼人在弗拉基米爾城的教堂內的洗劫,為了拯救一名傻啞的姑娘他因而殺了一名士兵。他還可以有責任及能力去完成《最後的審判》的壁畫嗎?他眼看蒼生,因此沉痛得從此說不出話來。因為真理再不只是聖經上的金句,不是由人朗讀出來註釋的,他在從痛苦中的生活經歷體驗了真理的存在及生命的意義,以及上天賦與天才應有的責任。

他的隨從基里爾曾經因妒忌而離去,至最後看到盧布耶夫對自己的天份的埋沒,他自己想畫亦苦無天份,最後他心痛地懇求盧布耶夫重執畫筆。但苦無結果。

當盧布耶夫看到鮑利斯卡哭訴著說,他的父親是一個吝嗇鬼,并沒有傳授他鑄鐘的技術,他把學識帶進墳墓裡去了。當他得釋鮑利斯卡是靠個人的信念及堅持去完成了建造整座銅鐘的艱辛過程。當銅鐘鳴響了,亦同時敲響了盧布耶夫沉睡已久的心靈,他終於獲得了一次人生重要的啟發。一個少年對信念的堅持,最終都能完成其應付的責任及使命。在我看來,那顯然是一個神蹟。魯布耶夫最後明白了一位天才要付的應有責任及其應有的使命感,只有通過堅定及永垂不朽的信念,才能明白在履行使命過程中所承擔痛苦的必然。(我相信這也是塔可夫斯的想法。)

我看過了塔氏7部長片,他描寫大自然或者人們生活上體驗,往往借用了大自然最基本最原始的景象去引發觀眾去觀察及思考的,然而在奧妙的大自然環境之中,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你能夠被啟發多少便領悟多少,那其實是很個人的。在盧布耶夫此片中,運用了最簡單直接的描述,馬匹摔倒後翻翻身很自然又站了起來,那是最自然不過的現象,沒甚麼大不了。魯布耶夫在沉默的期間,為何又不可以翻翻身又站起來呢?共勉之!

Kobie

沒有留言: